Search

《善用你的資訊來源》
 
很多時候, 有很多教練拿一堆網路上的影片內容來問我,...

  • Share this:

《善用你的資訊來源》
 
很多時候, 有很多教練拿一堆網路上的影片內容來問我, 或是想聽聽我的看意見, 我回應的臉色通常不會太好... (soli la❤️)
 
絕大多數在經營這些頻道的人多半分享的是自身的經驗. 既然是由自身出發, 有很大的機率代表的是”個人看法”, 而這些看法又基於每個人的過往經驗不同而不同: 當選手的有選手的經驗, 當愛好者的有愛好者的經驗, 當網紅的也有網紅的經驗... 每一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 所以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也不同, 但是他們多半都在自己的頻道上說自己是對的,叫大家跟著他們一起做(?)
 
這樣其實是有一點危險.. 如果這個人的經驗是錯的, 或是觀念有一點偏差呢? 會選擇收看這一些影片的族群大多數並沒有篩選資訊的能力.. 我們知道只要經營一個影音頻道, 就需要有人點讚或是轉發(衝流量). 既然影片發了要有預期的效果, 當然就必須安排一些聽眾愛聽的內容, 在商業行為的驅使下, 裡面的東西就更有可能參差不齊
 
很多時候我會直接跟教練說”回去翻課本!” 因為其實基礎的理論在課堂上已經解釋過了... 我當然能夠理解, 這些影片要不是有帥哥與美女, 要不是有大肌肉和屁股, 再不然看了會讓人熱血沸騰, 或是標題勁爆聳動, 非常容易吸人眼光. . 反過來課本完全像是外星文, 又硬又厚, 誰看得下去?
 
我不是說所有網路上的影音平台都沒有好資訊, 有一些知識型的頻道真的很不錯... 只不過「相對而言」是比較混亂的 (甚至國外一些「健身專家」在YouTube上的影片, 有時候都會讓我看了想摔電腦...)
 
有的時候, 我要寫一篇關於運動科學的文章, 至少要花時間找一篇文獻或是專家的解釋來證明我的理論不是僅代表我個人 (就算有了, 有些東西還是存在爭論), 更何況是某些人自我的經驗與認知呢?
 
開卷有益, 就算不是像我們四大證照教科書一樣八股制式化的書籍, 現在在市面上有很多訓練大神的書都已經翻譯過來, 都是蠻不錯的知識來源, 其實很值得大家慢慢的品味研究的. 我反而希望大家是來討論不同大咖們在書裡面所做的不同主張
 
那麼對於這些在各種影音平台上的影片, 可以當作一個額外的參考. 有的時候確實可以提供給我們一些不錯的觀點
 
我們不管在訓練, 或是學習上都希望可以「高效」:可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做最大的工. 也因為如此, 正確的方法就更加的重要!
 
以上的話是我想對教練說的.. 對於一般人, 當然就是找一位專業的教練討論最好囉!
 
Mike Boyle說過”Be a good cheater “ (當一位優秀的小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以直接偷取他們的知識與經驗, 是讓自己變強大最快的方式!
 
不說了, 我要去當小偷了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ACE 美國運動委員會 培訓講師 TRX 懸吊式阻力訓練 培訓講師 KBC 壺鈴訓練 培訓講師 FTI 澳洲功能性訓練學院 培訓講師 Under Armour Training 培訓講師 PTAG 全球私人教練學院培訓講師
View all posts